十八位学子,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改变命运的决心,从江苏宜兴背井离乡奔赴上海勤工俭学。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平凡的创业起点,竟孕育出一家见证中国环保产业从萌芽到壮大的行业龙头——这就是鹏鹞环保故事的开端。
在环保浪潮跌宕向前、技术与模式迭代加速的40年间,鹏鹞环保不仅以先行者的姿态叩开行业大门,也以引领者的魄力开拓创新边界,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始终保有“知止者”的清醒与定力。
“鹏鹞之所以能走过40年,核心密码就是创新。”日前,鹏鹞环保实控人王洪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用三个“第一”勾勒出企业的创新轨迹:当中国环保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时,鹏鹞环保率先开发出中国第一批商业化环保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浪潮中,鹏鹞环保又成为中国第一批探索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的环保企业;在全球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中,鹏鹞环保更是全球唯一一家推出SEED低碳绿能水厂概念的环保企业。
SEED水厂重构行业逻辑
创新的基因,始终流淌在鹏鹞环保的发展脉络中。“我们要做中国最优秀的水务公司”,从创业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稳居行业前列,王洪春的信念从未动摇。而SEED低碳绿能水厂,正是公司在环保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性探索。
这款产品以不锈钢或高强钢为核心材料,将装配式集成水厂嵌入光伏建筑,搭配储能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构建出“光伏+水厂+储能+智能”的新一代低碳绿能解决方案。“客户都说,SEED水厂是个革命性的产品。”谈及此处,王洪春的自信溢于言表。
在他看来,SEED水厂的突破在于模式革新:“我们是用设备化思维做水厂,彻底跳出了传统工程化的框架。”这一转变带来了连锁反应——传统水厂往往需要大面积土地,建设周期长,而SEED水厂趋向高度集成化,占地面积能减少50%至60%,且能够建设在室内。
脱离了室外环境的制约,室内水厂的优势更加凸显。王洪春向记者详细介绍:“首先,自然折旧率大幅降低,传统水厂的设备常年暴露在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中,金属部件容易锈蚀,混凝土结构容易开裂,而室内水厂能把这些损耗降到最低;其次,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稳定,为电气仪表提供了更优工况,为智能化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室内水厂有平整的屋顶,可以安装光伏板,这就把环保设施和新能源利用结合了起来。”
“目前我们的SEED水厂能源一部分来自自身的光伏发电及储能装置,一体化拼装式装置相对于传统水厂的分散式水池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艺流程中的能源消耗;我们也优选并整合了适用于一体化装置的节能型水处理工艺。这意味着整个水厂的能源消耗大幅减少,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王洪春表示,“这种‘降碳又降价’的双重优势,让SEED水厂在市场推广中极具竞争力。”
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印证了市场对这一创新产品的认可。“SEED水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今年已经谈成十几个项目。”王洪春透露,“这是公司未来重点拓展的方向。我们还在推进AI技术融合,未来的水厂会越来越聪明。”
他表示,公司计划投入更多资源深耕这一领域,并已启动国际化布局,近期在缅甸拿下2万吨自来水项目。
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水务行业竞争加剧、环保投资遇冷的当下,鹏鹞环保能凭借SEED水厂逆势突围,既缘于创新基因,更得益于稳健经营的底色。“充沛的现金流让我们能够从容面对较为严峻的市场环境,布局更多发展机遇。”王洪春说。
“要在最不好的时候看到最好的机会。”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兔子少了,狼也少了。对鹏鹞环保来说,大浪淘沙后,市场环境反而更清晰。”
在王洪春看来,水务行业已走过最激烈的竞争阶段,呈现出新的格局:一是新增项目数量减少,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优化”;二是大水厂的建设基本完成,现在以中小水厂和改扩建项目为主;三是投资门槛显著提高。
回望40年历程,鹏鹞环保并非一路坦途。“从第一批环保产品大规模推广后毛利下滑,到转向工程化,再到如今的SEED模式创新,我们踩中了该踩的风口,也避开了该避的坑。”王洪春道出了企业在行业起伏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
这种“知止”的智慧,在几次行业热潮中尤为凸显。面对2015年起的PPP热潮,鹏鹞环保没有盲从,而是选择深耕主业、扩建污水处理厂,最终躲过2018年的行业爆雷;在生物柴油投资热中,坚持“小而美”的布局,既避免了大产能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又保持了市场响应能力。
“坚持正道经营,坚守正确的商业逻辑,这是鹏鹞从乡镇企业走到今天的根本。”王洪春感慨道。从做工程到做设备,从BOT模式到SEED创新,从避开PPP陷阱到深耕生物柴油细分市场,每一步选择都印证着这家企业“该知止时知止,该奋进时奋进”的生存哲学。
正如他对行业的预判:“未来3年至5年,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双碳’目标的落实,水务行业必将拨云见日,鹏鹞早已做好了准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晟红网-配资之家网-股票配资第一门户-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