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巴以冲突似乎终于迎来了停火的契机,特别是在近期以色列军队司令部遭到袭击后,西方大国——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转变。那么,为什么以色列的军队会成为袭击的目标?西方四国的立场又为何出现了显著变化呢?
首先,回顾以色列在加沙和拉法地区的军事行动,这一系列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尽管如此,以色列并没有展现出任何收敛的迹象,反而在不断加剧冲突,试图将战火蔓延至更多地区。6月4日,以色列决定向黎巴嫩的真主党宣战。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一带拥有强大影响力,这一地区紧邻以色列北部,双方的冲突可以追溯至2006年。此时,以色列显然有着更为复杂的战略考量,它看中了黎巴嫩南部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展开剩余83%对以色列来说,当前的战争焦点集中在加沙地区,而黎巴嫩南部则位于其北部边界,随时可能从该地区切断以色列对加沙的进兵通道或补给线,甚至有可能从海上对以色列的控制力量进行打击。如果以色列能够占领黎巴嫩南部,便可将其作为战略性军事基地,以此进一步稳固在加沙的战果。
然而,6月4日当天,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大规模使用白磷弹,这一行为显然违反了国际法,国际社会对此表达了强烈反对。尽管如此,黎巴嫩真主党的反击虽然已开始,但冲突的烈度保持在相对低的水平。直到6月11日,以色列突然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了一次突袭。这一袭击发生在黎巴嫩南部的一个村庄,袭击导致黎巴嫩南部中线的边境指挥官塔勒布·阿卜杜拉和三名黎巴嫩真主党战士丧命,这一事件彻底激怒了黎巴嫩真主党。
随之而来的是6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展开的大规模报复。当天凌晨,90枚火箭弹精准击中了以色列北方司令部、多个军事基地和空军基地。当天上午,另有70多枚火箭弹再次袭击以色列北部。这一波猛烈的打击让以色列措手不及,尽管他们启用了先进的拦截系统,但仍有不少火箭弹未能拦截成功。据黎巴嫩真主党发布的视频显示,部分火箭弹成功落地,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场史无前例的火箭弹雨,持续发射达160枚,震动了整个中东地区。
虽然以色列一向自诩为“中东小霸王”,但在许多国家眼中,那个背后支持它的“巨人”,才是地区真正的强权。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实际控制中东局势的,是背后支持以色列的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国。正因如此,全球都在密切关注这些西方大国对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色列后的反应。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英美法德四国在这一事件后几乎集体保持了沉默。国际舆论对此表示震惊,纷纷猜测这些西方大国的真实态度。
根据一些媒体的分析,西方四国的沉默实际上是在向以色列表达强烈的不满。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和拉法地区的军事行动,严重无视巴勒斯坦平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大量无辜伤亡,激起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过去,英美法德四国始终坚定支持以色列,但随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加剧,这些国家的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民众纷纷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示威等形式表达对政府支持以色列立场的不满。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面临选举时,以色列的行径无疑对执政党产生了负面影响,也让这些国家逐渐对以色列产生了不满。
此外,一些观察人士指出,以色列似乎已经展现出“失控”的迹象,继续支持其,显然已经不符合西方大国的国家利益。早在几个月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呼吁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俄乌战争中。这一声音并非法国一国的立场,事实上,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在悄然调整对以色列的支持力度。
尽管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逐渐向西方靠拢,但欧洲始终视俄罗斯为安全威胁。因此,欧洲的许多国家开始认为,与其让以色列继续在中东扩张,不如把精力投入到乌克兰战场,利用乌克兰拖住俄罗斯的力量。
在西方四国中,美国一向是最坚定的支持者。毕竟,中东与石油息息相关,而石油与美元挂钩,美元的霸权地位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全球战略。以色列无疑是美国维持中东影响力的关键棋子。但美国也逐渐感到愤怒,因为以色列这颗棋子似乎正在反过来控制棋手。尽管美国依旧坚定支持以色列,但它始终在向以色列政府发出呼吁,要求其节制,以防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因为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然而,面对美国的压力,以色列似乎像个“任性”的孩子,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仅继续与哈马斯武装交战,还在不断挑衅其他邻国的武装势力。这使得美国不得不加大援助力度,甚至为其“护航”。
6月11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巴以停火的决议草案,并且得到了高票通过。草案内容包括:以色列军队必须完全撤出加沙地区;以色列需要确保人道主义援助能够顺利进入加沙;此外,以色列还需负责加沙战后的重建工作。这个草案无疑是对以色列的一次重大压力,立场也相当鲜明。
一直以来,以色列将自身的利益和野心置于地区和平与他国民众的生命安全之上,仗着美英法德的支持,肆意行事。然而,随着这些西方大国立场的转变,以色列的强势也显得越来越无根无源。而饱受战火摧残的中东地区,或许终于能够迎来一线和平的曙光。
发布于:天津市晟红网-配资之家网-股票配资第一门户-炒股怎么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